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顶梁柱”。2023年以来,我市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措施,抓项目促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近日,记者在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0万只高性能弹簧及表面处理技改项目现场看到,扭杆成型机器人正挥舞手臂,将钢丝多次折弯、切割、装筐。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

“水淬在冷却性方面比油要好,材料的强度能够做得更高。主要是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面,包括比亚迪、吉利、未来、小鹏、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材料工厂总经理戴启雷说。

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的同时,我市还注重招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位于陶朱街道的烨嘉光电是我市新引进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精密光学镜片的研发生产,于去年9月正式投产。记者在企业无尘车间看到,80台高精度树脂注塑机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车灯透镜。经过一系列检测后,它们将被广泛应用于大众、奥迪、凯迪拉克等知名汽车品牌。
据了解,烨嘉光电一期项目总占地50亩,包括新建生产车间、研发楼、宿舍和食堂。在开发委和陶朱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整个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2023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抓项目、促产业,用务实举措建设工业强市。据统计,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9个,其中10亿元以上14个、50亿元以上3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607个工业项目开工入库,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92个,完成年度投资102.8亿元,带动制造业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20%。13个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4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