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收割机的轰鸣声,金灿灿的稻谷正被装入粮袋。另一边,水满泥润的农田里,农户正俯身忙着补插晚稻秧苗。这是杜黄新村2400亩连片高标准农田上的盛夏乡村丰美盛景!
“之前田地分散,效益不高。有的村民索性把地荒废,外出务工去了。有的村民自己零星种些经济作物,还经常因灌溉、施肥等问题发生纠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军说,近年来,他们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决策,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把2000余亩“零散田”整合成2400余亩的连片田,基础设施也一路跟进,形成了村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统一发包给市场化主体耕种的模式。随着土地流转、成片种植,因土地耕种产生的矛盾纠纷几乎没有了。村里还建起了粮食生产功能区。这下,村民不仅外出上班有收入,还能拿到土地流转“红利”,钱袋子越来越鼓,小日子越过越美。
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近年来,作为省级未来乡村的杜黄新村,还积极探索“农业 文化 旅游”的发展模式,与诸暨2025创意园运营团队携手,激活24间闲置农房,开办爱心食堂、开心驿站、生活街爱心角、农夫集市、名医馆、稻梦空间等服务场所。打响“田上杜黄 时和年丰”品牌,上线“杜黄小管家”小程序、“田上杜黄”直播间,农特产品实现线上销售。还通过景点设置及麻糍节、丰收节、金穗节等专场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发展旅游经济。
未来乡村的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村庄治理中的“烦恼”也不少。杜黄新村凤凰山区域是一座废弃矿山,已闲置20年,地处村庄边缘。早年间,村民们把建筑垃圾运到这里赚点运输费,久而久之变成了垃圾堆放场,不仅影响村庄环境,还增加了村级管理难度。为了长远发展,整治矿山成了重点任务。“关掉整治就是断了财路,村集体经济要少几十万元。”村调解员阮洪辉说,一些人不理解,也有一些人希望早点整治,少些污染,居住环境好点。意见不统一整治工作就难以开展。
于是,村干部拿出“三事分议”,即重大事务“三上三下”、日常事务“问议办评”、应急事项“即时即议”,这一民主治村的良方,挨家挨户上门问意见,公开制定整改和收益方案,让每位村民顺心地按下手印。如今,废弃矿山已“摇身”变为露营基地,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租赁 分红”收益。
村还建成了村级治理中心,由村党总支书记统筹,社区民(辅)警、村两委干部、网格员、驻村干部等组成治理核心,发挥“乡村大脑”作用,应用“枫桥治理”“浙里兴村治社”等线上平台,形成上下贯通、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新局面。每天,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社区民(辅)警、专职网格员都会到这里“碰头”,对当日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下发的指令核查反馈、村干部接待群众、村庄治安、矛盾纠纷化解、环境秩序巡查等情况进行会商分析解决,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在整体智治的基础上,村里把党员融入网格、把警务融入村务、把治理融入服务,以‘最小单元’提升数治水平。”王海军介绍,杜黄新村共有村民887户,充分发挥199名党员的作用,由每名党员就近联系5户村民,实现了村民发生矛盾问题及时介入化解。今年以来,已化解老人赡养、邻里纠纷等矛盾40多起。社区民警挂职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每天和村干部一起,及时通过数字治理平台处理各类村务。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也设置了党员服务岗、综合业务窗口,村民可在这里办理11大类221项便民事项,涵盖公安、民政、人社等,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办成一件事”。
记者手记
吸引一批批团队来此学习取经、旅游打卡,背后的原因何在?
这得益于杜黄新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勤耕“农田”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巧耕“心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畅想“沃野”试点建设未来乡村。这些年,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新图景在杜黄徐徐展开,让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传统农村蝶变成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现代农业园风情线观光点、省美丽田园、省级民主法治村、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村、绍兴市乡村振兴先行村。
杜黄新村以基层党建为基础,群众共同参与决策,整合产业资源,挖掘村庄潜力,把青山绿水的生态、整洁有序的村容、日渐兴旺的产业、和谐有序的村风有机融合,这才是未来乡村应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