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周雨文 赵仙芳 杜萌颖 特约记者 边富良/文 通讯员 韩超/摄
近年来,店口镇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抓手,围绕“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目标,致力于“五美”共建,在环境上下功夫、生活上做文章、产业上深发展、人文上重挖掘、治理上寻突破,科学规划,精心实施,让店口从“形”到“魂”焕新颜。
环境美 精细化管理 市政面貌日日新 近日,诸暨祥和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珠峰把当天做了哪些零星市政工程的工程联系单和照片,一起打包发送给店口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以便镇里对每天的工程量核实、整理归档。
诸暨祥和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店口镇零星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之一。“现在,我们每天的施工情况都要以联系单和照片的形式报给镇政府。”周珠峰说,今年,镇里对零星市政工程实施每日联系单制度,对公司施工的及时性、工程量上报的准确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了。
店口镇城市服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店口镇每年都有多个零星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零星市政工程主要为辖区内单项预算50万元以下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零星维修及自然灾害应对(含应急、抢险)等工程,施工内容一般包括道路、窨井(盖)破损修复,绿化园林缺损补种,建筑垃圾清理等。零星市政工程施工是否及时、到位,与店口镇环境面貌息息相关。为此,今年,该镇对零星市政工程实施每日联系单制度,开展精细化管理。
每日联系单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在收到镇政府关于施工地点内容的通知后,当天就到现场查看,无异议当天安排施工,并以联系单、照片的形式每日上报当天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等。“制度实施以来,施工时效性、质量等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破损的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及时修复,大大改善了城镇环境面貌。”
近年来,店口镇立足生态本底,加强全域环境整治。去年,新建、提升改造10余条乡村道路,新建了一个生活垃圾中转处理中心,并实施枫店线道路提升工程、“污水零直排”二期店口片区雨污分流工程等。今年,又将开展电力线路改造、集镇道路修复等工程。眼下,店口镇还在推进小区智能垃圾分类房的建设。智能垃圾分类房具有除臭、灭蝇灭蚊、垃圾集中处理集中清洗等功能,取代了传统的垃圾站房后,不仅小区环境变美了,居民也不用再为垃圾站房发出的异味而烦恼了。目前,该镇已有盾安福邸、水岸明珠、南山景苑等3个小区安装智能垃圾分类房,未来,将覆盖全镇所有小区。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店口铺就环境美丽底色,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治理美 “一张网”全域服务 基层治理更高效 近日,店口社会治理中心完成建设,首批综合信息指挥室、社会治理办已经进驻。接下来,人力社保、公安、司法、城建、法庭、检察等相关职能站所也将陆续入驻信息指挥大厅,实现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
近年来,店口镇把加强社会治理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多管齐下,创新举措,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主动作为,回应群众期盼,高效解决难题,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全省基层综合治理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乡镇为契机,店口实现了行政执法“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与规划、市场监管等多支执法队伍整合成一支执法队伍,由镇信息指挥平台统一发布指令,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综合查一次。一个指令、一支队伍,执法一杆子到底,避免了多头执法,提高了执法的效率。
今年,店口镇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镇党委政府以“三驻三服务”为抓手,实施社会治理中心建设等10项“微改革、微创新”,以精细化服务彰显社会治理的民生温度。店口镇组建了社会治理中心,中心设置“1 3 x”机构模式,即一个综合信息指挥室,综合治理办、综合执法办、应急管理办3个办公室,相关职能站所、各调解组织、社会力量、应急队伍等x支协同力量。多部门集中办公后,避免了多头跑、反复跑、多地跑的问题,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社会治理中心实行“内部局域网”横向融通,全面整合调解资源,也彻底解决了因事项分管职责不清、任务交叉,导致无法高效派件的问题,实现了案件高效高质流转、办理、办结,促进了纠纷调解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人文美 传承红色精神 共享发展成果 “等杨梅桥社区的蒲公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业后,阮市片区周边5个村的村民,也能享受到爱心食堂带来的便利了!”日前,店口镇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工作人员季华明告诉记者。
作为人文店口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店口镇持续推进文明实践工作。自去年底,侠父村在全镇开设了第一家爱心食堂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店口镇已有2家爱心食堂运行。今年,该镇计划建设19家爱心食堂,包括镇级的万家福、蒲公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白沥畈村、阮市社区等多家村(社)级爱心食堂。目前,包村爱心食堂已完成基本格局、区域功能的划分,食堂试运营具体用餐标准等已基本确定。阮市社区及白沥畈村爱心食堂也已完成选址踏勘,预计将于10月份试运行。爱心食堂不仅把爱心送餐服务辐射至周边村落,而且为大量居村就职的企业职工提供了就餐便利。
爱心食堂、关爱基金等推进文明实践的系列举措,为店口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融入了浓浓的人文关怀。而固有的历史人文底蕴更让店口的“人文美”熠熠生辉。
店口镇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借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之机,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红色历史人文资源。尤其是两镇合并后,店口镇对阮市片区的红色人文资源也进行了集中的挖掘和规划,使全镇范围内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一系列富有红色文化元素的展馆成为店口美丽城镇“人文美”中的独特风景。宣侠父故居陈列馆、何文隆纪念馆、何赤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江口烈士陵园、冯文彬纪念馆等,以档案史料、见证者口述和实物等形式再现历史,成为店口红色记忆的展示窗口,激励人们传承先辈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店口文化底蕴。
生活美 民生项目建不停 打造宜居生活圈 近日,店口社区的居民陈先生来到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发现门诊大楼与以往相比焕然一新。不仅大厅变得更加宽敞明亮,就诊区、检验区等各功能区域的设置也更加合理、舒适。“像检验区的候诊区域,原来只有不到20平方米的大小,现在目测大概有100多平方米,人多点也不挤,候诊舒适度大大提升了。”陈先生说。
医院党总支书记何红永告诉记者,去年,医院实施了门急诊住院楼改扩建工程,装修改造门急诊住院楼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新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及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并对室外工程、医院智能化系统及辅助设备设施等进行了改造提升,逐步建成“管理至善、质量至精、服务至诚、环境至美、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今年2月,改造后的门急诊住院楼正式投入使用,为医护人员及病人营造了舒适的工作、生活、就医、康复环境。
据了解,为迎接二甲综合医院的复评,目前,四院还在新建血透中心、内镜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新设病理科、疼痛科等科室,并进一步加强与省、绍兴市级专家的合作,推进重点科室建设,优化诊疗流程,提高院感控制水平。
“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软硬件环境,使诸北群众真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何红永说。
近年来,店口镇精心谋划,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项目落地落实,托起群众在“家门口”的幸福质感。继去年重建后的新湄池小学投用后,今年,又一新的教育设施项目——江南大院幼儿园装修工程又将启动。该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1600万元,包括室内装修,场外及屋顶景观、校园文化布置,并采购厨房设备、弱电智能设备、家具教具玩具、电器、安保消防等设施,计划将于今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室内装修和室外景观、绿化工程,2023年2月底前全面完成。此外,今年店口镇还将在全镇布点建设爱心食堂,打造“10分钟居家养老就餐服务圈”。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店口镇的民生公共配套设施,大大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产业美 内外贸一体化 激活转型势能 日前,科技大市场店口分市场入驻铜材精密制造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分市场将通过线上汇集资源、智能匹配,线下紧密跟进,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构建企业知识产权完善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让科技赋能铜材精密制造内外贸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店口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何建淼说。
店口是全省最大的铜材精密制造产业基地之一,铜材制造量约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为了让庞大的 产业优势更优,这些年来,店口镇积极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数字引领,进一步激活产业转型势能。今年,该镇提出了内外贸一体化产业基地省级试点争创,致力打造铜材精密制造内外贸一体化产业基地,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依托于一馆、二平台、三中心、四院等十大平台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店口镇不断加大企业主体培育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服务配套等,以打造中国“铜谷”为核心,建设千亿级金属产业集群,不断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形成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内外销商业经营模式。
今年,店口镇进一步加大线上营销渠道建设,通过招引一批“电商 ”项目,形成“电商 制造业”“电商 外贸”的新业态,实现销售模式的转型和创新,以项目借助“新零售”思维,引入直播电商,拓展铜材精密制造产业链,融入时尚元素,设计开发受消费者追捧的铜工艺品,如铜塔、铜葫芦、铜币等,让铜加工产品向日常生活消费品延伸。目前,已引进君裔信息技术、欣进商贸等一批电商企业入驻铜材精密制造创新服务综合体,助力铜工艺品销售渠道拓展。接下来,还将开设一批短视频直播间,孵化带动园区企业销售模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