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耐药,你了解吗?——诸暨网-凯发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1-11-29 14:46:22
来源:诸暨日报
编辑:骆依婷 审核:杜萌颖
日前,市中医医院组织开展“2021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围绕“扩大认知,遏制耐药”主题,广泛宣传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耐药危机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抗菌药物相关知识。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物,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伊曲康唑等;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驱虫药)、氯喹(抗疟药)等。
为什么会出现微生物耐药?
首个抗生素“青霉素”被应用于临床以来,抗微生物药物被广泛应用在医疗机构、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各个领域。
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微生物)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使感染更难治疗,疾病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加剧时,就会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而误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是导致微生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用药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抗菌药物=消炎药、感冒药、退烧药。
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是无效的,很多炎症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比如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使用抗菌药物也是无效的,而发烧只是一种症状,需经医生诊断、明确病因后再用药。
误区二:贵的药物比便宜的好,新的药物比老的好。
抗微生物药物无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要因病、因人选择合适的药物。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而且新的抗微生物药物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药发生了耐药,如果老药有疗效,应当使用老药治疗。
误区三:盲目增减剂量,一旦症状缓解就随意停药。
盲目加量可能不会增加药物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另外,抗微生物药物的治疗有一定的周期,如果治疗一有效果就停药的话,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症状复发再次用药,容易促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误区四:频繁更换品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起效需要一定的疗程,一般需观察2至3天,确实无效后再考虑更换。联合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能用一种抗微生物药物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遏制耐药,我们能做些什么?
不随意自行购买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必须经过医生的专业诊断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服用,需要哪一种抗微生物药物,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和服用。
不主动要求开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效,这就需要专业诊断,例如,90%的感冒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是没有作用的。
不任意服用、不随便停用,严格遵照医嘱、按疗程、安全可靠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即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仍然按医嘱要求规律服药。
良好个人生活和卫生措施有助于预防感染。经常洗手,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并且保持食物卫生,生熟分开,安全煮熟后食用。多运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减少前往人流密集的场合,应戴上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陈梦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