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点35分,张晓龙的父母分别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和放弃治疗确认书上签字。
记者 陈伯渠 特约记者 周群
昨晚10点25分,来自河南信阳潢川县的张晓龙从重症监护室推出,前往手术室。亲友以压抑的哭声跟他做最后的道别。
几个小时后,张晓龙的生命将在三个陌生人身上延续,而他,也成为我市人体器官捐献的第一例。
一个意外的悲剧
张晓龙今年25岁,他和妻子在城区市南路兴城花园开一家门窗店。12月2日下午3点多,他给一户人家装不锈钢花架时,一脚踩空,从四楼摔了下去。
妻子李芳(化名)当时和他在一起,她甚至记不清事发经过。她只记得,丈夫掉在楼房和车库中间。借了梯子下去,地上一摊血,李芳不停地喊丈夫名字,张晓龙只哼了两声,再无回应。
很快,他被救护车送往江东分院。急诊科主任马毅军说,接诊时就发现张晓龙瞳孔扩散,心律失速,最重要的是脑干损伤,当即向家属表示,希望不大了。
3日上午,医院又给张晓龙做了一个ct,发现张晓龙脑干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这意味着,张晓龙生还希望渺茫了。
李芳懵了,想起在老家那3岁的儿子,脑子一片空白。
一个伟大的决定
2日下午4点多,张晓龙的父亲张树国正在河南开封一个工地上扛钢筋。接完儿媳电话,腿都软了。
为了赶着见儿子一面,他花3000元叫了辆出租车,请两个司机轮流开。一路上,他没吃没喝也没合眼,中途,他说服司机在车上吃饭,另加了200元。
3日中午12点,张树国赶到医院。很快,妻子张具霞抱着张晓龙的儿子从老家赶来了。没想到,夫妻俩还是没能和儿子说上一句话。
两人在儿子床前守了一夜。家里穷,儿子看在眼里,初中没毕业就要出去工作;十四五岁当学徒工,只有300块工资,却每个月给家里带250块钱;两个月前,儿子说要自己开店,多赚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前些日子通了电话,说生意不错,到过年就能回本……一桩桩一件件,说不出的悲伤。
后来,夫妻俩强忍悲痛,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儿子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以后想到儿子的器官在别人身上‘活着’,也算留了个念想。”张具霞说。
三个等待的病人
昨天上午9点,马毅军再一次确认后,他立即和红十字会及能做器官移植的省浙一医院联系。
很快,省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赶来。经查,张晓龙的多个脏器可以捐献,但目前最被需要的是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闻讯赶来的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傅益江说,这是诸暨器官捐献第一例,张晓龙父母文化不高,但真的很伟大,一个决定救了3个人。“以浙一医院为例,光等着做手术的肾脏病人就有1600多人,肝脏病人也有百余人,很多等不到器官就……”
晚上6点35分,张晓龙的父母和妻子分别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和放弃治疗确认书上签字。9点57分,从北京赶来的妹妹见了哥哥最后一面。
10点25分,张晓龙被推往手术室。
此时的杭州,有3个病人也在等待着,其中两个肾脏病人已经等了4年。
采访后记
这是一次沉重的记录,心力交瘁。
张树国掏出张晓龙的皮夹说,看,这是儿子随身带着的。这像一本翻烂的书,一块硬币从底部漏了出来,算上它,皮夹里一共有256块钱和10多张名片。他的店名叫兴盛门窗,美好的梦,却没了实现的可能。
张晓龙3岁的儿子在医院闹腾得欢,他总是笑着,很大声,在奶奶怀里望着床上的爸爸说,爸爸睡着了,等他醒了,就能回家了。据说,张晓龙家三代单传,家里还有一个老奶奶,现在还瞒着,只说是重症。
还有一些问题,萦绕心里,无从回答。
张具霞有她的担心,老家实行土葬,这样做,会不会被家乡人骂?当生命离开,什么是最好的纪念?为什么,这会是诸暨第一例器官捐献?
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倒了,成全了3个家庭的幸福,我们能为这个崇高的家庭做些什么?
凯发官网首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