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救援队员沿路巡线
特约记者 王列刚 章奇斌 通讯员 李坤
昨天,本报报道了余姚因“菲特”受灾,我市第一支救援队伍抵达余姚的消息。今天,我们得到了前线传来的最新情况:市供电局的50多名抢修队员已全部到达余姚受灾点,9辆挂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横幅的工程抢修车也进入工作模式,后勤人员忙着将60多箱来自诸暨的矿泉水、面包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昨天上午11点,第一支抢修队投入抢修工作。“配电柜下方的电容器已泡水,需断开开关……”在余姚城区一街道上,抢修队员姚家琪、王海军等6人正对一处企业配电房进行断点处理,这里的水已经漫至膝盖,及时断电可以防止倒送电引发的安全事故。
“水深浅不一,故障大小不一,车子大小不一,材料、工具轻重也不一样,多种因素必须综合考虑。”抢修队长俞键觉得,这些都是本次救援任务的难度所在。而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从10月9日至11日,驰援余姚灾区的诸暨供电局救援队分为三队,共89人,前两队30多人组成了应急救援组和灾情勘察组,主要负责了解灾情,并为当地政府部门、医院等公共机构保供电,余下的50多人组成第三组,主要负责一线的正式抢修。
“操作用的绝缘杆、保险带、脚扣、帽子、绝缘靴,这些都是抢修时必须要用的工具,我们都是随身带好的,为的就是一到这里就可以开展抢修工作。”诸暨姚江供电所的姚家琪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赶到余姚后,尽快展开抢修,不麻烦灾区人民,所有抢修队员都自觉做到工具不离身,抢修工作立即有条不紊地展开。
根据灾情分析,余姚的电力受灾情况以设备浸水为主,变电所内部抢修迫在眉睫。此外,电网受损严重,各条线路均有不同程度受损,虽然主线基本正常,但分支线有不同程度倾斜,尤其是地势较低的配电柜、变电器、电表等长时间被水浸泡。为此,现场指挥部立即将50多名抢修人员按变电检修与线路安装专业相互搭配,分为8个小组,主要对余姚城区的毛家686线、城西693线等10千伏8条线路逐杆进行查看,对线路、设备的详细受损情况进行摸排,并将主线与分线断开,保证10千伏主线处于无缺陷状态。
截至昨晚8点,诸暨供电局救援队已成功抢修目标范围内的两条10千伏主线路,使其具备送电条件。
凯发官网首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