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单位14只牛腿被偷 古建筑保护刻不容缓——诸暨网-凯发官网首页
古建筑屡遭破坏,保护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4-11-19 16:17:55
来源:诸暨日报
编辑:陈璐 审核:杜萌颖
去年9月26日,本报报道了枫桥镇梅苑村张氏祠堂牛腿遭窃案件。近日,类似的案件又在岭北镇岭北周村高台门自然村发生。据岭北镇中退休教师周维忠反映,1月初,诸暨市级文保单位、在被当地村民称为“洋楼”的一幢老房子内,共有14只牛腿、2扇雕花木窗被盗。而就在几天以后,相邻的岭北周自然村也发生了牛腿遭窃事件。
在王家井、马剑、五泄、东和等镇乡,都曾出现古建筑遭到破坏,老式家具、门窗等遭窃的情况。保护古建筑,保护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已经刻不容缓。
“洋楼”一只牛腿被偷,留下另一只形单影只。
古物收购商很可疑
“就目前破获的案件来看,很多小偷在作案前,白天都会实地踩点,牛腿盗窃案也不例外。”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朱福军告诉记者,“他们往往伪装成收购古物的商人,探听村里、镇里的古建筑情况,伺机下手。”
这次岭北镇发生的2起失窃案,手法上和朱福军说的如出一辙。
“案发前,的确有个外地人来看过‘洋楼’,还向我们收购窗台、牛腿这些老物件。”周维忠回忆说,“当时我们说不卖,那人也就走了。”
周维忠口中的“洋楼”,正式名字叫“六台门”,主人是国民党少将、曾任华东战区交通处长的周永年。从建造至今,“洋楼”历经百年的风雨,被列为诸暨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座“洋楼”已经闲置,只有村里办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来这里借场地。这次发现牛腿和木窗被盗,也是村里有人来办喜事才看到,否则,“平常根本没人进来,东西被偷了,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周维忠说。
记者走访发现,“洋楼”虽然属于文保单位,却几乎不设防,只是在大门口简单地上了一把锁。不单单是“洋楼”,村里不少古建筑都是“我家大门常打开”,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小偷很容易就能得手。
在相邻的岭北周自然村,情况也大同小异,在被称为“新屋里”的一间老房子里,住着好几户人家,屋外没有围墙、没有大门,牛腿、木窗、木门等老物件就暴露在街边,毫无安全性可言。这次“新屋里”的2只牛腿被盗时,村民甚至已经听到了动静,但因为天太冷而没有起床查看。
怎么保护是个难题
“中华文化的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都在古村落,我们的民俗、民间戏剧、歌舞、音乐、手工艺都在其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这些村落,这些民间文化遗产也就没有了。”当我们细细品味冯骥才的这句话时,应该为我们当前的古建筑保护感到汗颜。
据高台门村村书记周荣新介绍,几年前,村里还有人轮流在“洋楼”守夜。如今,除了新修复的崇孝楼还有人守夜外,高台门村的其余古建筑都成了“没娘的孩子”,谁都不管了。
平心而论,岭北镇对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花了很大精力,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村民们对于修复古建筑很有热情,参与度也很高,但对于长久性的日常保护工作,却显得有些倦怠。”周荣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在枫桥镇梅苑村张氏祠堂牛腿被盗后,村民们也曾自发在夜间组织巡逻,但也坚持不了多久,现在夜间巡逻小组已解散。
毫无疑问,村民们对于本村的老建筑是发自内心的爱护。那么,如何把村民对家乡的热爱,转变为一份守护家园的责任?如何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而不再是“三分钟热度”?
恐怕,这不单单是岭北镇急需回答的问题,也是诸暨所有镇乡都应该要面对的话题。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是古建筑屡遭破坏的一个最好注解。
如今,诸暨的古玩市场方兴未艾,同时也催生了明清家具的大热。由于现在市面上真正的明清家具已经越来越少,价格也越炒越高,于是,一些不法之徒就打起了坏主意。
据市文广局文化遗产科科长郑永介绍,牛腿是雀替在古玩界的俗称,也有马腿之称,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如今,一只普通的老式牛腿,市场价格就要几万元。
如此高的价格,加之村里的古建筑几乎没有保护,所以总有不法分子乘隙而入,只要一晚上,就顶上班族干好几年,这样的“回报”,的确很“诱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个镇乡都有牛腿被偷的情况。
只要有利可图,总会有人铤而走险。单纯依靠当地村民巡逻保护,是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呢?
“打蛇打七寸。”郑永说,“关键是要摧毁古玩市场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或者说要规范古玩市场的流通渠道。”由于诸暨的古玩市场刚刚起步,很多地方都缺乏有效的管理,乱象丛生,不少商家对进货、出货的渠道讳莫如深,不禁让人心生怀疑。
加大对黑市的打击力度,同时规范古玩市场的流通渠道,让牛腿不再值得偷,也许才是对古建筑最好的保护。